WFU

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

21歲男性 直腸及肛門口巨大息肉


「你好,我是林醫師,請問你是他的爸爸嗎?」

「對!」

「他的直腸長了一個很大的息肉,不處理的話 5 ~ 10 年後,有很高的機會轉變成大腸癌,到時候會需要手術。大腸鏡可以現在處理,但是有 1 % 腸子破掉或出血的風險,真的遇到的話需要開刀,這風險你能接受嗎。」

「那還是要處理啊,不然怎麼辦?」

「好,那你外面稍等一下。」

過了 5 分鐘,爸爸又被我叫進手術室。

「剛剛那顆息肉,已經處理掉了,可是他肛門口還有一顆更大的,沒辦法用大腸鏡切,要另外安排手術,不然放久一樣變大腸癌,而且連肛門口都留不住,我等一下再跟你說手術方式。」

「為什麼不能一起用大腸鏡切?」

「太靠近肛門口,沒辦法充氣,而且太接近痔瘡組織,切完容易流血,不適合。」

「他就大便流血都不跟我們說,自己跑來看醫生,才會變這樣。」

「不會啦,他很乖了,自己跑來看醫生很好啊,而且還願意做大腸鏡,還好檢查出來,好好處理就好。」

這是一個 21 歲的年輕人,血便就診,先去其他診所看過,診斷為痔瘡,拿痔瘡藥膏擦了一陣子,還是沒效,後來到診所就診。

一開始,我也以為是痔瘡,畢竟真的很年輕,想不到肛門鏡一看,直腸疑似有息肉,決定先排大腸鏡檢查,沒想到光是直腸,就長了兩顆不小的息肉,其中一顆還在肛門口。

很難想像,這種息肉多放個 5 年,會是怎樣的悲劇,很慶幸當初肛門鏡有懷疑,也慶幸患者聽從建議,接受大腸鏡檢查。

常常有患者問我,幾歲應該開始接受大腸鏡。


這真是大哉問,自從兩個月前遇到 23 歲大腸原位癌(點擊查看),上個月的 40 歲高度不良分化息肉(點擊查看),跟這位 21 歲男性,其實我很難告訴大家標準答案。

目前的統一回答都是:去年大腸鏡建議篩檢年齡,已經從原本的 50 歲,下修到 45 歲,未來會不會進一步調降,不知道。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是全世界第一,所以基本上,如果擔心就檢查,可以糞便潛血或大腸鏡二擇一。

兩者差在,糞便潛血準確度 8 成,不能同時處理息肉;大腸鏡準確度 9 成 5 ,可以同時處理息肉,但是有侵入性。

那如果糞便潛血正常,是不是就沒問題?


這個嘛,我可以再寫很多故事(點擊查看);不過,目前認為每年糞便潛血篩檢,可以跟單次大腸鏡一樣準確。

相關文章|什麼?聽說大腸鏡胃鏡很痛?

2023痔瘡最新療法